DMD 芯片价格不高,可它却让数字光处理技术有了特别大的进步。打印构件剥离装置在 DLP 型 3D 打印机里也非常关键哦,它能决定打印好的固化层能不能顺利从料槽底部剥下来,然后稳稳地粘在工作台上的打印构件上。刚开始的时候,剥离装置可复杂了,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麻烦,采用了一种超先进的设计,叫连续液体界面生成,简称 CLIP。它的原理是在紫外光源投射平面下面加了个氧透射装置,这个装置很神奇,既能通氧气,光线又能穿过去。氧气能阻止材料缸底部内表面那层液态材料聚合固化,通过很精准的技术控制,就能让构件和料槽底部轻松分开,就好像把成型很精准的构件从液体材料里“提”出来一样,这样打印速度也能大大提高。还有哦,料槽底部的平面是用 FEP 离型膜做的,厚度大概在 0.1 到 0.2 毫米之间,有了它,打印固化层就能很容易地从料槽底部剥离开来。在那几种常用的 3D 打印技术里,DLP 型 3D 打印技术在打印速度、打印精度、设备保养和耗材成本这些方面都有很明显的优势,而且它用来打印那种小体积、小尺寸的精密模型构件特别合适。

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,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先搞出了 3D 打印技术,它可是 3D 打印的“老祖宗”。到了 1992 年,美国斯川塔斯公司第一次把 3D 打印技术用在商业上,卖出了第一台商用 3D 打印机,当时打印材料大多是液体、粉末还有丝状固体。这个公司还设计出了熔融挤出成型技术的快速成型机和 Dimension 系列的 3D 打印机。

早在 1993 年,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发明了 DLP 技术。它和 CRT、LCD 技术不一样,DLP 技术投影出来的画面更清楚、颜色更鲜艳饱满,亮度和对比度都好很多。3D 打印行业在国外一开始就很受重视,所以欧美地区在 3D 打印的研究和发展上比咱们国内厉害多了,在市场上占的份额也特别大。